
展览时间:2016年3月4日—3月11日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北楼3楼展厅、4楼展厅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眼睛的节日
——寄语2013级学生毕业汇报展
当康斯太勃送展1824年巴黎国家沙龙的第一幅风景画作品《穿过浅滩的干草车》出现在德拉克罗瓦眼前时,后者大受震动,立刻重画了自己的参展作品《希奥岛的屠杀》——这是一幅人尽皆知的色彩上的杰作和浪漫主义画派的开山之作,而这位伟大的色彩大师因此在日记中留下这一句话“一幅艺术杰作,就是眼睛的一个节日”三年前,当我们这一届同学踏入附中时,眼睛的欢乐节同时开启了序幕。
而今,我们毕业了,一切似乎都还在昨天,同学们刚刚走进专业课室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在山西下乡,多少有趣有益的经历和回忆……然而转眼间大家即将毕业走向下一个学习旅途。教育是递进的阶梯,艺术专业的技能获得需要较长而集中的课程,附中阶段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建立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因子,自信心的发展、畏怯的消除、志趣和时间的合力,这些都是教和学应有的条件,不仅是知识的类化,训练的接纳,自我的实现,都有赖于教和学在每一具体课程中相辅相成的施行和融洽有序的发展。优秀的教师总是很认真地对待他的学生和学生的画,也许这就是最重要的且是促进学生要求自己做出上佳表现的方法。学生都需要一位教师的权威来使他们确信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特别是在接近独立思考时,尤为重要。老师们一旦认识到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或许终会使自己真正地了解艺术最广的意义时便很容易得到这种认真的教的态度。
严谨而循序渐进的附中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也是同学们从容迎接艺术高考的信心保障。同学们在校三年的学习状态关系到是否获得足够的养分以支撑他们面对应试及本科教育的挑战。每一年每一届的教师和学生都要承受来自应试的压力,面对关于艺术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讨论所带来的困惑和思考,而从教学的角度看两者并无本质的矛盾,每一年这些即将离开附中开启下一段学习的少年学子的每一幅作品对我们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思虑来说都是一次最好的验证。
假以时日,当13级的同学成长后的许多变化和成就中依稀找到自己在少年时的某些联系,总会发现创作上的某种可能性早在附中时就已经显现,毕业了,眼睛的世界自然会更宽广,眼睛的节日也会更加丰满可喜。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专业教研室
2016年3月2日